头像
更新时间:2025.11.26
总访问量:10

陈国达

| 博士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职务: 副所长

研究方向:

办公地址: 屏峰校区机械楼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gchen@zjut.edu.cn

手机访问
  • 个人简介

    陈国达,1986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浙江省科协育才工程(培育期满考核优秀)以及浙江工业大学“十四五”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曾受学校外派赴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挂职工作1年现为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长期从事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气体轴承、激光金属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包括GF某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探索一般、探索青年)等在内的纵横向项目1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84篇(含SCI期刊论文49篇),入选流体领域国际知名期刊《Physics of Fluids》Editor's Pick论文1篇、国内机械工程领域权威期刊《机械工程学报》高影响力论文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3件、软件著作权3件。

    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机床领域)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先进光学制造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机械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基金及人才项目、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机械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评审专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浙江省科技专家库专家,杭州市经信局特聘专家。国际SCI期刊《Shock and Vibration》编委和国际期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s》青年编委,并担任《Int. J. Mach. Tools Manuf.》、《IEEE Trans. Ind. Electron.》等30余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曾获《机械工程学报》第四届高影响力论文奖、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优秀论文奖。

    担任本科生(含留学生)导师和健行荣誉生导师,近年来指导本科生毕业24人,其中多人获优秀毕业设计,获得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精雕杯”毕业设计赛(东部赛区)个人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所指导的多名本科生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浙大、哈工大、西安交大、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为研究生;担任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竞赛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以上奖项23项。

    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2人,其中2人(1专硕、1学硕)获评学院优秀硕士论文,均顺利毕业并就职于事业单位、央企或行业知名企业。

    欢迎(0802机械工程)学术学位博士及硕士考生,(0855机械)专业学位博士及硕士考生联系报考!

    关于对考生的期望,见有关页面。

  • 教学与课程

    本科生课程:

    《机电系统及生产过程自动化》(2017-2019)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留学生)》(2017-2019)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2021)

    《机械原理》(2022-)

    研究生课程:

    《传感器与测试系统》(2021)

    《信息检索》(2021-)

    《现代控制理论》(2023-)

  • 对考生的期望

    几点期望和要求

    1、课题组研究生主要有两类,偏工程型和偏科研型,但是一般均需要同时参与纵横向课题(具体因个人情况和课题组实际而不同),课题内容一般面向国家重点需求和工程实际,涉及结构设计、软硬件开发、传感监测、智能控制、制造过程及关键功能部件多物理场仿真、数字孪生等,项目津贴待遇视项目实际进展而定;

    2、课题组项目经费充足,研究任务多,因此不允许私自实习,但是由于大部分项目均为与外单位合作项目,故每年均会安排研究生去定向单位(一般为重要央企单位、民营高科技企业)学习研究;

    3、课题组不打卡,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自由安排,但是分配项目或确定研究方向后必须每周汇报进展(一般为邮件或与导师面谈),并不定期召开组会,希望学生具备较强的自驱力;

    4、课题组有发表学术论文并撰写发明专利的基本要求(大论文送审前完成,略高于学校毕业要求,基本上每一位往届毕业学生都顺利完成了该要求),老师会从内容规划、初稿撰写、修改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细致指导;

    5、科研任务较好完成的前提下,家里有事/亲友来访/外出(甚至游玩)可随时请假(一般不会被拒绝,往届同学可证明);

    6、混文凭的考生不必联系,互相坦诚相待,不浪费彼此时间,欣赏有志向、有目标、自律、勤奋、谦虚、积极乐观的考生,会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制定培养计划,毕业季会给学生留足找工作的时间,且会尽力帮忙推荐就业;

    7、对于在读学生,在自愿前提下可支持其在读期间申请学校或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访学并可推荐;

    8、其他未尽事宜有需要可以再交流。


  • 组内新闻

    2020年12月6日,《机械工程学报》第四届高影响力论文暨2021年重点刊登方向发布会于2020年12月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制造业分中心、《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JME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陈国达老师受邀参加本次活动,获得高影响力论文奖,并作特邀报告。

    图1 颁奖时刻

    图2 高影响力论文奖获得者合影


链接

更新时间:2025.11.26
总访问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