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更新时间:2025.05.02
总访问量:10

陈国亮

|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单位:

职务:

研究方向:

办公地址: 博易楼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cgl@zjut.edu.cn

手机访问
  • 教学与课程

    本科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

    研究生:《区域经济学》


  •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互联网驱动的产业链跨地域空间重塑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形成的动力机制与空间外溢效应研究,主持。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的开发区城镇化质量提升机制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主持。

    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的产业升级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主持。

    5.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浙江省城市化质量空间演化特征、动力机制与对策研究,主持。

    6.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互联网驱动的产业链空间分布重构与产业升级作用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主持。


  • 科研成果

    1.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管理世界,2009(4)

    2.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基于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2(4):82-100

    3.基于互联网视角的二三产业空间非一体化研究—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16(8):76-92

    4..基于空间连续性的“四化同步区”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5:18-31

    5.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地区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9(3)

    6.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与空间外溢效应,经济地理,2015(7):113-119

    7.集聚视角下的服务业发展与区位选择:一个最新研究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129-137

    8.十二五期间浙江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战略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10(7)

    9.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产业分布演化新动力,财贸研究,2013(4):11-20

    10.中国“四化同步区”圈层结构时空演化与聚集经济圈优序组织,经济地理,20164

    11.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演化格局、形成机理与模式选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12.产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与空间外溢效应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链接

更新时间:2025.05.02
总访问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