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更新时间:2025.04.24
总访问量:10

曾齐宝

| 博士 讲师 请选择

单位:

职务:

研究方向:

办公地址: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公共艺术系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80334764@qq.com

手机访问
  • 个人简介

    曾齐宝

    1982年生于浙江泰顺。

    2002年9月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2007年6月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7年9月考入中国学院雕塑系攻读硕士学位。

    2008年赴法国研修。

    2011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2013年9月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6月毕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

     

    现为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学院东方雕塑研究所成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塑绘一体”与中国雕塑本体美学研究》项目负责人。

     

     

    主要展览

    1、雕塑作品《凤凰于飞》入选中国雕塑学会主办的2021“人与自然”中国·郑州雕塑展,获提名奖,2021年。

    2、雕塑作品《飞夺泸定桥》参加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浙江省红色主题雕塑大展”,2021年。

    3、雕塑作品《凤凰于飞》参加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主办的“气象-品空间2019

    雕塑展”,杭州,2019年。

    4、雕塑作品《五台山记》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传承转化——2019‘同道’”雕塑作品展,杭州,2019年。

    5、雕塑作品《五台山记》,参加北京东方巨匠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共融”雕塑作品邀请展,北京,2019年。

    6个展:抚空抟相-曾齐宝佛教造像艺术展”,杭州,2018 年

    7雕塑作品《导引之士》参加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主办的“《家园》——杭州城西休闲公园品空间雕塑展”,杭州,2018年。

    8、绘画作品《天王》参加杭州佛学院主办“杭州佛学院建校二十周年庆典”艺术展,杭州,2018年。

    9、作品《导引之士》参加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拓界”2017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展,杭州,2017年。

    10雕塑作品《山林有鹿》参加,第五届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专题展之“城市之眼-----中国城市雕塑户外展”,长春,2017年。

    11、雕塑作品《五台山记》参加青年倾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获优秀奖,上海,2017年。

     12雕塑作品《导引之士》参加“去往从来”——雕塑实践与传统文化精神学术论坛暨第二回展,上海, 2016年。

     13雕塑作品《五台山记·翠岩峰》参加“风口”——2016青年雕塑邀请展,武汉,2016年。

     14雕塑作品《夜游五台》、《岩间罗汉》参加中华文化促进会举办的2016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大同,2016年。

     15雕塑作品《昆仑之上》参加2015中国西宁“昆仑神韵·天工开物”奖城市主题雕塑大赛,西宁,2015年。

     16雕塑作品《空谷梵音》参加“浙江风采”——浙江省首届雕塑大展,杭州,2015 年。

     17绘画作品《女子坐像》参加“国美之路·雕塑中国”——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85年系列活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写生作品展,中国美术学院校史陈列馆,2013年。

     

    论文发表

    1、论文《雕塑的建筑——从汉代出土陶楼谈建筑教学中“雕塑感”的介入》发表于《建筑与文化》杂志,2021年。

    2、论文《自然观之形塑——园林叠石对于景观教学之启示》发表于《建筑与文化》杂志,2020年。

    3、论文《塑绘一体——论中国传统雕塑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发表于《中国雕塑》杂志,2020年。

    4、论文《刀法即笔法——中国传统雕塑之线性表现与书画用笔》发表于《新美术》杂志,201912期

    5、论文《中国传统雕塑之“塑列画苑”与“塑绘一体”》发表于《新美术》杂志,2018年12期

    6、论文《保圣寺:佛教山水塑壁之意境》收录于《吴越佛教》,光泉主编,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

    7、论文《措意同画——塑壁造境与山水画精神》发表于《学院雕塑》杂志,2014年9月,第22辑。

    8、采访文章《寻觅华夏佛教雕塑的精神之旅》全文发表于《走遍世界》杂志,2011年10月,第449期。

     

    科研项目:

    1、2019年至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北朝晚期青州造像的独特价值与当代现实意义》,排名1\5。

    22017年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美学)项目:《“塑绘一体”与中国雕塑本体美学研究》,立项号:17BZX115。

    3、2016年至今参与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龛窟造像史上最后的光亮——杭州飞来峰元代造像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批准号:16DF48,排名3/4。

    4、2014年至今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课题:《具有水源净化功能的活动雕塑装置与浙江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立项号:LY14C030005,排名5/7。

     

     

    研究方向:传统造型与公共艺术

     

    主要课程:传统雕塑语言与公共艺术、意象造型设计、空间手绘表达


链接

更新时间:2025.04.24
总访问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