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 |
更新时间:
2025-04-28 总访问量:10
|
陈晓萌博士 讲师 请选择 |
个人资料
|
陈晓萌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电影史论方向
主要负责《视听语言》《媒体视频创新》等课程,另外开设全校通识课《经典动画赏析》、研究生课《中国动画史专题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影视动漫史论、视听语言、新媒体运营
《不老的动画梦—戴铁郎传记》作者之一,曾参与编撰图书多部,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
个人兴趣
影视番剧、摄影、短视频、bjd潮玩古风造型设计与饰品制作。
一、专业课程
1、《视听语言》
2、《媒体视频创新》
二、通识课
1、《经典动画赏析》
三、研究生课程
1、《中国动画史专题研究》
一、指导学生获奖
1、2020年,李雨晴、李敏《搬家》,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2、2020年,李雨晴、李敏《搬家》,中国(开封)国际动漫节金犀奖原创动漫作品大赛,高校类动画,优秀奖。
3、2020年,李雨晴、李敏《搬家》,第20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入围奖。
4、2021年,李雨晴、李敏《搬家》,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国赛),一等奖。
5、2021年,李雨晴、李敏《搬家》,第十五届56个月亮西部大学生动漫节,优秀学生作品奖。
6、2020年,贾蓝璇《跑》,第二届国际大学生艺术年度奖铜奖。
一、参与科研项目:
1、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参与 “‘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电影史学与资料库建设研究”,负责“电影历史的意识:电影史何以存在”“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的研究及撰写工作。最终完成5万多字科研论文。
2、2012年9月—2014年1月,参与“十二五国家出版规划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大型文献丛书”《延安文艺档案》系列图书策划、编辑,负责其中的《延安影像档案》《延安文学档案》图书编辑,并完成其中6位历史人物传略(荒煤、周文、卡尔曼、鲁明、凌子风及4个组织机构简史的撰写。
3、2013年9月至今,参与“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产业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剧作研究”。
4、2014年8月至今,参与2014、2015、2016年“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报告”调研项目,并完成负责部分的报告编著。
5、2014年9月至今,参与“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大声音史观下的中国早期电影研究(1896-1949)”。
6、2015年6月,主持浙江工业大学校级项目“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已结题。
7、2017年,《民族经典与流行文化的跨界融合研究——以中国动画电影为例》,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8、2018年,参与《中国当代独立动画创作及其艺术语言研究(2000-202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一、学术论文:
1、《高校艺术动画电影创作的探索之路——动画电影<梦幻列车>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15年第6期。
2、《原创还是IP:影视文学泛娱乐的迷思——2015年影视文学回顾与述评》,刊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年鉴》(年刊)2015年。
3、《影游改编:泛娱乐语境下影游联动的跨界探索与内容转化》,《影博•影响》2016年第9期。
4、《泛二次元: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新趋势》,《当代电影》2016年第10期。
5、《国产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二次元重构》,《电影艺术》2016年第6期。
6、《从戏曲坤伶到电影明星:早期中国女性解放路径研究》,《当代电影》2019年第2期。
7、《2018年度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第一作者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
8、《蜘蛛侠:平行宇宙》:从“沉浸”到“间离”——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新变,《当代动画》2019年第2期。
9、《中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回顾、反思与展望》,《影视文化》2020年6月刊总第22辑。
10、《网络直播对影人符号资本的驱魅与重塑——一种身体的视角:际遇、情境与神圣物》,《电影艺术》2020年。第二作者
11、《网络电影出圈与意见领袖入局:后疫情时代的网络电影观众审美变局审视》,《影博·影响》第二作者。
12、动画片《九色鹿》的创作始末及文本、图像对比研究,《当代动画》2021年,第二作者。
13、《深海》:现实主义创作观下的“国潮”美学建构,《影博·影响》。2023年。
14、《1920-1932年电影评论之批评》,《影视文化》第29辑,2023年。
二、著作:
1、与常虹、陈白夜等专家合作出版专著《动漫论》,浙江大学2015年出版。
2、作为编委会成员之一,参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5、2016、2017、2018年版的编著工作。
3、《戴铁郎——不老的动画梦》,第三作者,连环画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1、2020年11月,参与中国美院设计博物馆主办“中国设计1920-2020——为未来想象一个新的博物馆收藏”设计工作坊,分享中国电影相关内容。
2、2021年11月,参加中国动漫博物馆举办的戴铁郎传记《不老的动画梦》创作分享活动。
3、2022年11月,参加中国动漫博物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提交论文《动画片<九色鹿>的创作始末及文本、图像对比研究》。
4、2023年5月,于山东艺术学院开《动画梦不停——上美影厂的动画民族化探索》讲座。
|
10 访问 |
更新时间:2025.04.28
|
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