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产品分工与空间优化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18BJL110)》,2019.1-2021.12,20万;
(2)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产品空间结构下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优化路径研究(LY19G030024)》,2019.1-2021.12,6万;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产品内分工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产业与企业层面(12YJC790031)》,2012.1-2014.12,7万,已结题;
(4)主持浙江省社科联项目《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分析(07N22)》,2007.1-2009.6,0.2万,已结题;
(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产业与贸易政策协同发展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18ZDA067)》,2018.10-2023.10,80万;
(6)参与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批准号13&ZD046)》,2013.6-2015.6,80万,已结题;
(7)参与浙江省省长课题《浙江省行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评价和龙头企业案例国际化研究》,2009.1-2011.12,230万,已结题;
(1)程惠芳、丁小义、翁杰,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对中国工业部门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4.07;
(2)丁小义、程惠芳,高、低端型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变迁及驱动因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09;
(3)丁小义、李佳欣,双边贸易、产品关联与中国产品内分工升级,经济地理,2022.7;
(4)丁小义、胡双丹,基于国内增值的中国出口复杂度测度分析──兼论“Rodrik悖论”,国际贸易问题,2013.4;
(5)丁小义,中国贸易模式真的实现跨越式发展了吗,国际经贸探索,2014.1;
(6)丁小义、郑梦露、张梅,浙江省出口商品质量的测度及比较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5.2;
(1)丁小义、程惠芳,《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2;
(2)参著《浙江工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案例(第一、二卷)》,负责撰写纳爱斯集团,科学出版社,2011年。
(1)丁小义(1/4),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9;
(2)丁小义(2/3),浙江产业发展模式及未来趋势分析:对标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产业发展逻辑,浙江省商务厅,三等奖,2019;
(3)丁小义(6/7),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中政府服务创新机制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4;
(4)丁小义(3/7),浙江工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案例(第一、二卷),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
(5)丁小义(3/7),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