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更新时间:2025.05.03
总访问量:10

杜学文

|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单位:

职务: 院长助理/所长/学科负责人

研究方向:

办公地址: 畅远楼415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dxw@zjut.edu.cn

手机访问
  • 个人简介

    杜学文,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人文社科与工程技术交叉领域研究十余年。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浙江省教学技能比赛省级优秀奖(最高奖),浙江工业大学十佳中青年教师。参与并完成国家973项目1项,核心成员(前三)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教育部专业建设项目、省财政实验室建设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科规划、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二十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数字化技术及应用、数字化场域建设及学习资源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学仪器开发与实验室建设。

    承担研究生课程:《加工制造前沿专题》、《工程技术前沿专题》、《加工制造类专业课程与教材分析》等,本科生课程:《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工程技术教学法》)、《机械工程专业导论》、《机械原理》等。

     

    主要学术简历

    2008/06,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10–至今,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技术师范系主任、国家电工职业鉴定所副所长,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首批职业技术教育类“卓越教师”计划专业建设负责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重点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教育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浙江省财政职业技术教育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人。

    2013/122015/01,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 教学与课程

    承担研究生课程:《加工制造前沿专题》、《工程技术前沿专题》、《加工制造类专业课程与教材分析》等,本科生课程:《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工程技术教学法》)、《机械工程专业导论》、《机械原理》等。


    研究生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工程技术前沿专题”,202111月。

    浙江工业大学第六批百家师范性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1210日。


  • 育人成果

    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浙江省教学技能比赛省级优秀奖(最高奖),浙江工业大学十佳中青年教师。指导学生获“2021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以及其他新苗杯、运河杯等课外科技项目数十项,指导学生成功申报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


    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本硕衔接、双培一体、四环联动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五,2016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硕衔接、双培一体、四环联动:浙江省中职学校卓越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第六,2018年。

    技术师范职业素养提升视角下理实一体创新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第一,浙江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

    “三导、四阶”育工匠之师:职业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第一,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2021年。


     


  • 科研项目

        1、我国高端制造强国战略下技能人才匹配策略与发展路径研究(17BGL1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级,2017年,结题。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技能增强型职教师范人才新型培养模式探究(No.13YJCZH03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部级,2013年,结题。

        3、高速转阀内介质非稳态流动与高频激振特性研究(No.13YJCZH03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2011年,结题。

        4、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点建设,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专业点建设项目,教育部、财政部,省部级,2013年,验收。

        5、《专业课程与教学论》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改革与实践,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省级,2015年,结题。

        6、基于“工作现场”的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SCG58),浙江省教科规划项目,厅局级,2011年,结题。

    7、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jg20190092),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部级,2019年,已结题。

    8、浙江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项目,基于“核心职业能力”的卓越机械工程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级,2016年,结题。

    9、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专业点建设项目,教育部、财政部项目,2013年,负责人,完成。

    10、教育部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机械电子工程,教育部项目(No. VTNE011),2013年,联合负责人。

    11、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教育部专业建设项目,专业建设负责人,2014年。

    12、高频电液颤振发生器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No.510753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075364),2011年,排名3,结题。


  • 科研成果

    研究论文:

    卓越中职教师基本特征是什么?——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36期。

    职教师资本硕衔接:趋势与路径选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23年3月,第40卷第1期。

    国际比较视角下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的内涵与路径,国内一级/A类,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5期。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工厂模式的借鉴与启示,教育探索2020年第7期(总第331期)。

    STEM教育理念下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开发,中国高教研究,国内一级/A类,2020年第10期。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挑战与应对,教育评论2019-5-28,国内核心期刊。

    制造高端化趋势下高职人才培养变革路径,现代教育论丛2019-4-10,国内核心期刊。

    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技能衔接路径研究,成人教育2019-1-23,国内核心期刊。

    关于工匠精神内涵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18-10-08,国内核心期刊。

    高端制造领域技能形成与匹配的隐性逻辑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8-09-08,国内核心期刊。

    信息化背景下职教师资多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1,国内一级/A类,CSCD。

    职教师资培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问题与出路,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5,国内核心期刊。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新途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9-1,国内一级/A类,CSCD。

    Effects of Gas nucleus on Cavitation Inception and Bubble characteristics inside V-throttling groove,《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4-06-14,EI Compendex。

    多功能一体化数控实验教学系统,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6-01,国内核心期刊。

    Construction of the Microteaching-experimental system Based on Work Scene,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2011-4-8,ISSHP。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Questions-Guided Thematic Teaching Method,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2011-4-8,ISSHP。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avitation Inception inside Hydraulic Valve Port,ICFP 2013,2013-04-09。



    授权专利:

        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5 1 0741111.2),加工制造类课程资源可视化开发与信息传输装置,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81113日。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6 1 0410509.2),便携登阶轮椅,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865日。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5 1 0140370.X),用于可视化观测的高速转阀及流动参数实时检测装置,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7412日。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 1 0182092.5),多功能老人护理椅,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511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实用新型专利,索道式垂直运载装置,(专利号:ZL 2012 2 0629543.6),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365日,基于PIC单片机及红外传感器的电子仿生下潜装置(专利号:ZL 2013 2 0197999.4),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31113日,多功能老人护理椅(专利号:ZL 2013 2 0268325.9),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31113日,一种多功能老年人及残疾人辅具,(专利号:ZL 2014 2 0567461.2),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534日,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多功能残疾人辅具(专利号:ZL 2015 2 0788664.9),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639日,辅具附件便携式摄像装置(专利号:ZL 2015 2 0788833.9),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6224日,加工制造类课程开发与信息传输装置(专利号:ZL 2015 2 0877682.4),第一发明人,授权公告日:201639日,用于可视化观测的高速转阀及流动参数实时检测装置,(专利号:ZL 2015 2 0179925.7),授权公告日:2015826日,第一发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链接

更新时间:2025.05.03
总访问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