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科研成果如下:
获奖
专著《文学空间批评》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5)(省政府奖)
译著《空间性》获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3)(省政府奖);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图书TOP1%”榜单(2019-2023)
论文“文学绘图:文学空间研究与叙事学的重叠地带”获第四届浙江省外文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021)
专著《小说空间叙事论》获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9)(省政府奖)
著作
《处所意识:地方、叙事与空间想象》(译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年。
《文学空间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
《空间性》(译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获“中国知网高被引图书TOP1%”(2019-2023)】
《小说空间叙事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
Spatial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22.
论文(部分)
方英:“处所意识”,《外国文学》2025年第5期,第102-114页。(一级核心期刊)
方英、张爽爽:“何以为家?:《砾心》的文学绘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5年第5期,第86-96页。(CSSCI)
方英、洪夏芸:“知识·情感·伦理:《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文学绘图”,《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第80-88页。(AMI核心期刊)
“边界、权力与叙事”,载《美学与艺术评论》(第26辑),朱立元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第160-175页。(CSSCI辑刊)
“文学空间批评:理论语境、研究范式、问题域”,《华中学术》(第41辑),2023(1):30-39。(CSSCI辑刊)
方英、卢艺萱:“田园幻象的解构:托马斯·哈代的乡村书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64-74。(AMI核心期刊)
“地理批评”,载《叙事研究》(第4辑),傅修延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年,第79—94页。(AMI核心期刊)
“‘文学空间研究’三人谈——罗伯特·塔利访谈录”,《外国语文研究》,2021(5):1-11。
“论罗伯特·塔利的文学空间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21(5):58-67。(一级核心期刊)
“空间转向之后的存在、写作与批评——评罗伯特·塔利的《处所意识:地方、叙事与空间想象》”,《外国文学》,2021(3):181-191。(一级核心期刊)
“对立、越界与重构:《到灯塔去》中的性别与空间”,《山东外语教学》,2021(3):76-86。(北大核心期刊)
“论反讽的否定性”,《华中学术》(第32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4):49-58。(CSSCI辑刊)
“文学绘图:文学空间研究与叙事学的重叠地带”,《外国文学研究》,2020(2):39-51。(一级核心期刊) 【获第四届(2021)浙江省外文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方英、王春晖:“《尤利西斯》都市空间的现代性表征”,《江西社会科学》,2019(6):109-116。(CSSCI)
方英:《文学空间研究:地方、绘图、空间性》,朱立元主编,《美学与艺术评论》(第19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56-72+241-242页。(CSSCI)
“城市空间鲜活的灵魂脉动”,《宁波日报》“阅读”版,2019年5月14日。
“绘制空间性:空间叙事与空间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018(5):114-124。(一级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引用63次】
“空间转向与外国文学教学中地图的使用”,《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7-113。
“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身份困境、伦理悲剧与空间书写”,《文学跨学科研究》,2017(4):108-119.(A&HCI)
“小说空间叙事:内容的空间化”,《叙事研究前沿》(第二辑),尚必武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87-101。
方英、王春晖:“空间与存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江西社会科学》,2016(12):83-89。(CSSCI)
“文学叙事中的空间”, 《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16(4):42-48。
“文学空间:关系的建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07-110。(CSSCI)
“论小说中的空间叙事——以《地洞》为例”,《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6):35-39。
“西方空间意义的发展脉络”,《江西社会科学》,2014(2):32-38。(CSSCI)
“理解空间:文学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3(2):102-105。(CSSCI)(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的“文艺百花谭”版面2014年1月26日全文转载;他引36次。)
“论叙事反讽”,《江西社会科学》,2012(1):39-43。(CSSCI)
“论新马克思主义者列菲伏尔关于空间生产的批判”,《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5):96-99。(《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摘编)
“哈代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21-25。
“逻辑、事件与声音——试论《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效果”,《江西社会科学》,2008(6):116-119。 (CSSCI)
“论哈代小说的多样化叙事情境及其文体效果”,《南昌大学学报》,2007(3 ):117-120。(北大核心期刊)
“从无知到心理失常:《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解读”,《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44-47。
“论哈代小说中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及其文体效果”,《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4)67-70。
“论哈代小说中悲剧创作手法的运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53-56。
译著(作)
罗伯特·塔利:《处所意识:地方、叙事与空间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年。
罗伯特·塔利:《空间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罗伯特·塔利:“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空间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23(5)。
罗伯特·塔利:“情境的逻辑:空间、绘图与地方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6):53-65。(CSSCI扩展版)
罗伯特·塔利:“空间性的镜子:对文学绘图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3-63。(AMI核心期刊)
罗伯特·塔利:“文学空间研究:起源、发展与前景”,《复旦学报》,2020年第6期,第121-130页。(《新华文摘》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
朱立元、陆扬、罗伯特·塔利:“关于空间理论和地理批评三人谈——朱立元、陆扬与罗伯特·塔利教授的对话”,方英译,《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第143-148页。(CSSCI)
罗伯特·塔利:“萨义德·马克思主义·空间性:对立批判中的立场论争”,朱立元主编,《美学与艺术评论》(第20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56-170+272页。
罗伯特·塔利:“文学绘图中的冒险:勘探,表征,投射”,《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第1-11页。
罗伯特·塔利:“此前空白的空间——麦尔维尔南太平洋绘图中的真实与叙述形式”,《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4期,第126-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