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持课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人机技术重塑媒介与文化研究.
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一项:人机融合视域下的具身传播研究.
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媒介空间与城市化进程:1978年以来的城市想象与城市定位
主持完成浙江省2015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媒介化社会背景下的传媒与阶层关系:演变、分化与传媒公共性
主持完成浙江省委宣传部委托课题一项:“浙江文化‘走出去’调研项目”
二、出版专著:
传媒之城:媒介视野下的城市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
巴别塔之路:媒介化社会与传媒的阶层书写.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新媒体与社会舆情.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三、参与撰写:
《文化诗学与城市审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世界文学与20世纪浙江作家――周作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播学通用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传奇与诗意:陈香梅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四、学术论文:
1.马克思主义批判视角下的智能传播及其“点射型”文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2).
2.全球场:出版走出去的逻辑起点与路径层次.中北大学(社会科学版)2020(4).
3.“冈·仁波切”:作为圣地乌托邦的《冈仁波齐》.文化艺术研究2018(6).
4.近年国产电影的“屌丝心态”书写.当代电影2018(4).
5.从戏曲作品到文化产品:青春版<牡丹亭>的整合式文化传播.戏文2017(2).
6.2006-2016年关于数字出版的文献规模及主题分布—— 以CSSCI刊论文为例.中国出版2017(6).
7.弹幕视频与参与式文化的新特征.新闻界2016(22).
8.车联网背景下广播的未来之路/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
9.从转型再到转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想象力.香港《东方文化》2016(3).
10.网络自制剧及其文化多样性缺失.今传媒2016(6).
11.都市文化再造:从城市爱情到都市欲望的都市言情剧.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3).
12.城市化与传媒之关系:理论阐释及传媒价值定位.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4).
13.从比特之城到智慧之城.社会科学报2014-08-07.
14.LED大屏幕与城市空间转型.新闻大学2014(2).
15.自我发声:“新市民”的城市化之路.社会科学报2014-01-02.
16.传播研究的整体观、方法论及政治观.国际新闻界2012(10).
17.山寨文化与身份认同.东南传播2012(4).
18.国家认同、国家话语及媒介空间.国际新闻界2011(1).
19.国家、民族空间与认同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
20.作为话语模式的广告性别形象僭越.新闻界2010(11).
21.文类与性别:新军旅题材电视剧分析.东南传播2010(7).
22.网络时代与新的文化认同——以山寨文化为例.网络时代与转型发展主论坛论文集2010(5).
23.广告的虚拟女性形象分析.广告研究2010(3).
24.月份牌广告的消费文化分析.广告研究2008(1).
25.符号传播:奢侈品广告的说服机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2).
26.女性主义广告批评反思.广告研究2006(4).
27.关于“广告与性别传播”的媒介教育.钱江学术2004(9).
28.广告中被消费的性别形象.学术论坛2004(3).
29.市场经济十年以来电视广告性别形象变化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6).
30.曹禺与易卜生戏剧内涵的现代性.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4).
31.广告与消费主义中心论.当代传播2003(6).
32.雌雄同体与缺位失语.钱江学术2003(10).
33.报纸分类广告的特质及前景分析.新闻界2003(3).
34.曹禺与易卜生戏剧结构的现代性体现.戏文2002(4).
35.“如匪浣衣”与“沧浪之水清兮”----张爱玲、杨降小说创作的现代性表现.北方论丛2001(10).
36.陈香梅小说的现代性精神体现.陈香梅研究专刊2001(10).
37.霜叶红于二月花----评茅盾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4).
38.曹禹与易卜生戏剧语言的现代性体现.东方丛刊2000(10).
39.由绘画为主趋于音乐为主的综合表现——谈现代诗歌的情绪流动.雁北师院学院学报1998(1).
40.个人的、民族的、人的思考──萧红小说审美内容流变.学术论坛1998(1).
41.“急景流年”饮“春醪”——关于梁遇春“伊利亚”体散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
42.论新时期女性文学情爱观念的演变.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1).
43.曹禺早期悲剧借鉴中的异质表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