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更新时间:2025.05.06
总访问量:10

林曦

| 硕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单位:

职务:

研究方向:

办公地址: 艺A331

办公电话: 85290854

电子邮箱: 492686693@qq.com

手机访问
  • 个人简介

    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硕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995年入职浙江工业大学,现任设计与建筑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科负责人,浙江工业大学视觉设计研究中心、品牌设计研究中心负责人;曾获浙江省新世纪万名好党员、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浙江工业大学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研究生“我心中的好导师”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一直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品牌设计、环境视觉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讲本科课程《标志与VI设计》曾获国家精品课程,省一流课程;主讲研究生课程《设计元素与设计应用研究》、《品牌建设与视觉识别设计研究》、《图形符号与环境视觉设计研究》。近年来主持特色小镇、区域公共品牌、校园文化、企业等品牌、环境视觉设计系统等项目30余项,项目作品曾入选威尼斯双年展、获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等院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优秀奖等荣誉,出版译著《走进五角星设计》,《当代设计艺术丛书—林曦作品集》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 教学与课程

    主讲本科课程《标志与VI设计》曾获国家精品课程,省一流课程;设计专题》;指导本科毕业设计

    主讲研究生课程《设计元素与设计应用研究》、《品牌建设与视觉识别设计研究》、《图形符号与环境视觉设计研究》

  • 育人成果

    获省级三育人先进、浙江工业大学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我心中的好导师”等荣誉称号、“白金创意”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 浙江省多媒体大赛十周年优秀指导教师等教学荣誉  


  • 科研项目

    1.浙江省中小企业品牌视觉形象建设研究 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课题 2012

    2.新媒体环境下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多媒体整合设计研究 2013-2015年 省社科联重点

    3.适应于信息时代及媒体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研究及探索 2012年 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

    4.中国近代商标设计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排名2,2021

    5. 品牌延伸视域下杭州城乡IP设计与应用策略研究 2022.03-09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课题


  • 科研成果

    [1]林曦,戚凤.“基于符号学原理的红色文化视觉元素内容体系探索与构建”[J].建筑与文化. 2021(09).

    [2]林曦,沈莎,戚凤.“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设计类课程实践“双通道”育人模式探析”[J].创意与设计. 2021(03).

    [3]汪丽兰,林曦,朱吉虹.基于情感化设计的敦煌文创设计策略研究——以“新敦煌”为例[J].建筑与文化. 2021(06).

    [4]刘美佳,林曦.“延续文化基因,塑造“城市代言人”——以杭州市湍口温泉小镇吉祥物为例”[J].设计. 2021(05).

    [5]林曦,张馨玮.“全媒体语境下品牌视觉识别整合设计策略探析”[J].建筑与文化. 2020(05).

    [6]唐振钧,林曦.“宁波鄞州非遗元素当代文创设计策略研究——文化自信语境下的“‘非’常鄞州”[J].建筑与文化. 2020(05).

    [7]林曦,蔡璐虹,陈星海.“基于客户旅程图的地铁导视系统服务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 2020(02).

    [8]林曦,朱胜格.基于文化氛围营造的校园环境平面设计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建筑与文化. 2020(02).

    [9]林曦,张心怡.“畲族旅游小镇视觉系统设计及应用探究——以西坑畲族镇为例”[J].建筑与文化. 2019(04).

    [10]高晗吉,林曦.“融合地域文化的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设计策略研究——以瑞安农产为例”[J].建筑与文化. 2018(02).

    [11]王琛,林曦.“基于公共导视系统易读性的字体设计探析”[J].建筑与文化. 2017(04).

    [12]包静昇,林曦.“智趣化设计在商业综合体导示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文化. 2017(04).

    [13]林曦,何佳佳.“新媒体语境下整合设计思维对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影响”[J].中国包装工业. 2015(05).

    [14]林曦,赖以希,汪哲皞.“基于城市文化的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探析:以杭州为例”[J].装饰. 2014(01).

    [15]林曦,徐玮,朱丹舟.“浅析时代背景下的美术字及盛行商标——回顾四-八十年代”[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3(11).

    [16]林曦,范振莹,赖以希.“浙江省慈溪市家电企业品牌形象建设策略分析”[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

    [17]林曦,张力.“基于阅读行为的屏幕文本版面设计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2).

    [18]林曦,王珂.“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对版式设计发展的影响”[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10).

    [19]林曦,朱慧慧.“中国龙图腾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 2010(S1).

    [20]林曦,林芝.“图形设计课程的思考与构想”[J].新西部(下半月). 2009(12).

    [21]林曦,应前超.“老字号”品牌形象的再设计”[J].商场现代化. 2009(27).

    [22]林曦,汪哲皞.“从对阅读行为的分析谈版面设计”[J].装饰. 2009(05).

    [23]林曦.“林曦平面设计作品”[J].装饰. 2007(05).

    [24]林曦.“从“中国符号”来看海外画廊中国当代艺术热”[J].美术观察. 2006(08).

    [25]林曦.“威廉·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J].包装工程. 2006(04).

    [26]徐育忠,林曦.“日本“绿色”包装的系统化理念及其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27]易心,林曦.“民间剪纸艺术图形的象征意义及其造型规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作品集、译著

    [1]林曦.“走进五角星设计”.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5.

    [2]林曦.“当代视觉艺术丛书——林曦作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5.

    [3]林曦.“当代设计艺术丛书——林曦作品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6.

     

    教材:

    [1]林曦.“色彩构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5.

    [2]林曦.“立体构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5.

    [3]林曦.“编排设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

    [4]林曦.“标志设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5.




链接

更新时间:2025.05.06
总访问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