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o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inancial Globalisation contribute to carbon neutrality in Newly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J],Renewable Energy 2022(3),SCI(JCR一区, IF 8.634 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
[2] A provincial lateral carbon emissions compensation plan in China based on carbon budget perspective[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11),SCI/SSCI(JCR一区, IF 6.551)
[3]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及其反向塑造人类世界观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10):82-88.A类.引用16
[4] Mapping the Landscape of Carbon-Neutral City Research: Dynamic Evolution and Emerging Frontiers[J].Sustainability, 2024, 16
[5] 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化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16(5),C刊,引用13
[6] 环境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复杂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09):1-5.
[7] Research on Horizontal Carbon Emission Compensation for Inter-provincial Energy Cooperation Project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ICAMEI), 2019,ISTP
[8] 浙江省高校智库网络活跃度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6(2)
[9] 日本“诺贝尔奖计划”对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战略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17(4)
[10] 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路径与方法,EBM2012
[11] 国际碳博弈研究与中国对策,中国名城,2011(1)
[12] 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A类,引用1348, 中国工业经济他引top5文章。
[13] 碳源转移: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缺陷与对策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0(5)。
[14] 增强低碳能源价格市场竞争力政策选择研究—基于EPE 模型的高碳与低碳能源价格互动机制分析[J],中国能源,2011(1)。
[15]《公共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案例精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
[16]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中国社科出版社,2018年1月
[17]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
[18] 《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读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19] 《循环经济概论》(专著) ,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
[20] 《循环经济知识读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