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 |
更新时间:
2025-04-25 总访问量:10
|
王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
10 访问 |
更新时间:2025.04.25
|
链接 |
个人资料
|
教育背景
浙江大学(学士,2002;硕士,2007)*获浙江大学二〇〇二届优秀毕业论文奖
台湾政治大学(博士,2021)*获政治大学112学年度博硕士学位论文奖(2024)
工作经历
2002.07-今,浙江工业大学,助理编辑,副研究员,副教授
2024.02-今,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博士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22.11-今,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第六十八期)
2019.02-今,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第四期)
2017.11-今,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22.09-2023.07,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复旦大学)
2010.07-2022.10,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2002.07-2002.08,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编导
2001.07-2001.08,龙港电视台,记者
成果奖励
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二等奖(2019)
政治大学112 学年度博硕士学位论文奖(2024)
中华国际财经创意交流协会第七届“感恩与传承”文学佳作奖(2022)
浙江省第五届舆情研究论坛“和山奖”(2019)
全国“中山火炬开发区杯”改革开放与广播电视征文三等奖(2018)
政治大学“振翼政大”征文比赛第三名(2015)
浙江省高校好新闻评选消息类、通讯类一等奖3次(2005,2006)
浙江大学二〇〇二届优秀毕业论文奖(2002)
全国新世纪广播节目创意策划大赛优秀奖(2001)
育人表彰
浙江工业大学“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全校十佳教师(2022)
浙江工业大学教学业绩优秀教师(2020,2022)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21)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优秀教师(2019)
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优秀导师(2020)
浙江工业大学优秀班主任(2013)
全英文课程
学术规范教育(Academic Norms Education, ANE)in full English
中文课程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s.webvpn.zjut.edu.cn:8118/courseHome/1000087038#teachTeam
传播学
电视访谈
媒介口语表达
演播言语组织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实例分析II
播音主持语音基础
双语课程
美国明德大学CET正音课
商务汉语
高级汉语
实用汉语I、II、III、IV(获校级“优课优酬”奖3次)
专著
王彦(2023)。《媒介框架研究在中国:落地·扩散·反思》。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本专著获“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推介报道、自序、谢辞全文转载2次,获邀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术前沿讲座”暨“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硕班课程客座主讲,入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清学读书会”阅读书籍。
高引期刊研究论文
王彦(2017)。《沉默的框架:框架理论六十年的时间脉络与空间想象》,《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第47卷第6期,页197-215。※本文获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二等奖;《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理论与批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论文选编(2015-2019)》全文转载4次;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一期首次遴选
王彦(2022)。《框架研究的框架化——“破碎的范式”三十年与“领域的躁动”四十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第52卷第11期,页129-146。※“福建省传播学会”“未来Media研究”“丹黄甲乙”全文转载3次;《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电子报》第5版报道
王彦(2021)。《政论播音云课堂的语境框架理论追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AMI),第19卷第2期,页35-41+18页。※“播博汇”“小谷围”全文转载 2次
王彦(2019.5.16)。《收复“失声”已久的文化框架》,《社会科学报》,第1657期第6版。※《之江青年学社》全文转载,见:王彦(2020.1.19)。《收复文化框架:范高普转型启示录》
王彦(2018)。《中国大陆传播的教学与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TSSCI),第45期,页1-18。※获《华夏传播研究》2020年第4期全文转载
王彦(2017)。《香港新闻传播学界的成名与想象(1927-2006)——专访台湾政治大学名誉教授朱立》,《国际新闻界》(CSSCI),第39卷第5期,页85-108
钟蔚文、王彦(2017)。《传播教育者要警惕训练无能——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名誉教授钟蔚文谈治学与从教》,《新闻记者》(CSSCI),总第418期(第12期),页29-33。
王彦(2015)。《华人传播研究与教育的叙事转向——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臧国仁专访》,《中国传媒报告》,第1期,页112-123。※《新闻记者》(CSSCI)全文转载2次,见:王彥(2015-07-15),《台湾政治大学臧国仁教授:学术即人生》;王彥(2015-07-16),《台湾政治大学臧国仁教授:我为什么不“给”学生出选题》。
王彦、李东晓(2015)。《从自己人效应到无障碍传播:论手语节目的创新》,《南方电视学刊》,第2期,页25-29。
王彦(2007)。《探源新闻娱乐化现象:命名、历史、现实、隐忧》,《中国电视》,第1期:9-14。(CSSCI)
王彦、万施岐、范文芳(2020)。《抗疫情境下对外汉语「人际-人机」互动教学法》,《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4期,页466-469。
王彦(2009)。《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页232-235。
其他期刊研究论文及作品
王彦(2025-02-22)。《一流大学应有一流住宿保障体系》,《联合早报》(新加坡),第19版
王彦(2023)。《传播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探索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体系的十年行动研究》,《高教与经济》,第36卷第4期,页1-6。
王彦、曹芮(2020)。《寻找理想的听障手语主播:探讨1978年以来中国无障碍电视及其研究之政策、实践与展望》,《中国新闻传播研究》(CSSCI)第6期,第151-165页。※获全国「中山火炬开发区杯」改革开放与广播电视征文三等奖;获《播博汇》(2021-01-10)全文转载
王彦(2020)。《朱立:在海外教「中国传」四十年——家国故事、地缘政治以及思想碰得吱吱叫的课堂》,《华夏传播研究》,第4期,页265-278。
王彦(2020)。《新地缘政治学与去极端化传播》,《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0年总第7辑,页377-378。
王彦(2019)。《华语纪录片【曼菲】与著名舞蹈家罗曼菲的艺术探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AMI),2019年5月,第17卷第2期,页90-94。(AMI)
王彦(2017.05.06)。《一念无明,何止一念?》,《明报》,评台。
王彦(2017)。《沟通“不确定性”:比较当代英美两国的媒介化政治——评Moder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diated Politics in Uncertain Times》,《公共管理评论》(CSSCI),总第25期(第2期),页97-105。
王彦(2014)。《老男孩“臧哥”的《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创新——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臧国仁教授课堂观察特写》,《教育学》,总292期(第12期),页7-9+4。
王彦(2014.05.21)。《社交媒体不能替代人际传播》,《中国社会科学报》,B01版。
王彦(2013)。《微博舆情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2),页229-232。
王彦(2008)。《波兰广电传媒业的变迁》,《中国电视》(CSSCI),第2期,页77-80。
王彦(2007)。《市场化转型中的法国广电准入制度演变》,《中国电视》(CSSCI),第2期,页77-80。
王彦(2007)。《理论要跟上中国博客旋风三部曲》,《新闻与写作》(CSSCI),第6期,页17-18。
王彦(2006)。《传播学视野中的私人日记博客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2),页219-224。
王彦(2006)。《以“果壳模型”剖析品牌传播策略》,《青年记者》,第8期,页94-95。
专书章节
王彦(2019)。《在一起,很孤独?——基于受众调查的中国手语电视困局及出路研究》,《献给春天的声音:首届播音主持媒体语言西湖论坛文集》,第326-33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府采纳报告
王彦(2018.04.26)。《自己人效应:无障碍传播和无障碍教育的共通规律》。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批示。
王彦(2017)。《台湾媒体报道中国恐怖主义事件的启示》。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培育采纳。
2025-02-22 王彦独撰《一流大学应有一流住宿保障体系》刊于《联合早报》(新加坡)
2024-12-15 获台湾政治大学奖助,王彦赴台任“两岸与国际精英蹲点研究学人”,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陈德升教授合作田野调查,为期一个月
2024-11-12 应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邀约,王彦客座“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硕班课程,兼作“新闻传播学术前沿”讲座,讲题为“《媒介框架研究在中国:落地·扩散·反思》之反思”。方惠副教授主持。王明亮副教授与谈。
2024-10-16 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邀约,王彦与韩国成均馆大学博士Chung Won Young作联合学术报告,讲题分别为(1)“Traveling 'Media Framing Theory' from West to East”、(2)“User Experience related to Generative AI”。副院长Edson C. Tandoc Jr.教授主持报告。合作导师Ang Peng Hwa教授、Kwan Min LEE教授与谈。
2024-09-03 王彦博士学位论文《媒介框架理论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华人传播学术社群的追古溯今》获政治大学112 学年度博硕士学位论文奖,获(1)“政治大学”、(2)“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班”媒体报道2次
2024-08-13 课程团队教师郭沁博士主持的《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英文外译受2023-2024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获“浙工大文科”媒体报道
2024-07-02 王彦赴新西兰基督城参加国际传播学与媒体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Research,IAMCR)年会,宣读与导生团队本科生曾玉晨合作的研究论文
2024-06-28 课程团队助教钱敏儿受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经费资助,与王彦共赴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肯辛顿校区,参加“亚太地区人工智能与屏幕产业未来”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Future of Screen Industries in the Asia Pacific),联袂宣读与课程团队助教汪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Ang Peng Hwa教授合作的研究论文
2024-06-05 导生团队硕士研究生陈艺铭代表“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双语)”课程筹备小组,在杭作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国际化培养能力提升计划”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评审汇报
2024-05-25 导生团队硕士研究生陈艺铭赴大连外国语大学参加第八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暨第二届东北亚文明对话论坛并宣读与王彦合作的研究论文
2024-04-23 王彦独撰论文《沉默的框架:框架理论六十年的时间脉络与空间想象》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一期首次遴选
2024-04-18 王彦自序《“浙江潮”“伊萨卡岛”以及我的框架研究故事》获“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全文转载
2024-02-29 王彦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CSC)博士后研究
2024-02-19 课程团队完成慕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中英双语字幕的翻译制作
2024-01-10 课程团队教师陈石平编审应邀为理学院、国际学院作“学术论文投稿技巧与写作规范”专题讲座
2023-12-12 王彦应邀为浙江省科技厅“浙里仪器共享故事”采编事务项目作结题验收审查
2023-11-12 王彦赴广州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2023年会并宣读研究论文
2023-10-01 课程团队公开招募“学术规范教育”创课英文助教
2023-10-01 课程团队教师郭沁博士出版著作《流量危机:亚文化圈层的心理画像》(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3-09-26 课程团队教师方卉、左丽华的授课表现获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公众订阅号报道
2023-09-15 课程团队教师陈石平编审的授课表现获浙江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社官网报道
2022-06-30 受复旦大学周葆华教授指导合作的浙江省2022年度高校国内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获验收通过,王彦访学期满出站
2023-06-30 课程团队完成慕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后期制作并在智慧树网上线
2023-06-12 王彦在杭完成慕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演播室收尾录制工作
2023-06-03/04 导生团队本科毕业生张舒雅、石莹婉钰、邹运、王默菲返杭担任慕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课程主讲教师,完成演播室录制工作
2023-05-12 王彦赴大连外国语大学参加第七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暨第一届东北亚文明对话论坛并宣读研究论文
2023-04-27 课程团队教师方卉、左丽华、郭沁、陈石平在杭完成慕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演播室录制工作
2023-04-19 课程团队教师刘忠博副教授在广州完成慕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演播室录制工作
2022-12-30 导生团队本科生石莹婉钰毕业创作《金山分贝:江南第一民族村外婆坑的十八变》获第三届中国短视频大会·大学生单元二等奖
2022-12-30 导生团队本科生陈瑜莹、王默菲、郑哲辉分别独撰毕业论文(1)《从“两会vlog”看疫情下出镜记者表达样态》、(2)《“央视boys”的主持IP化策略研究》、(3)《基于助农直播带货的营销型话语比较研究》获《高教与经济》录用发表
2022-11-01 王彦独撰论文《框架研究的框架化——“破碎的范式”三十年与“领域的躁动”四十年》获《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录用发表,获(1)“福建省传播学会”、(2)“未来Media研究”、(3)“丹黄甲乙”全文转载3次,获“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电子报”报道
2022-09-01 王彦赴复旦大学任国家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
2022-04-18 王彦独撰论文《政论播音云课堂的语境框架理论追寻》(首发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获(1)“播博汇”、(2)“小谷围的JUNLING学堂”全文转载2次
2021-06-30 王彦在杭参加第四届“播音主持·媒体语言西湖论坛”并宣读研究论文
2021-01-10 导生团队研究生曹芮与王彦合撰论文《寻找理想的听障手语主播:探讨1978年以來中国无障碍电视及其研究之政策、实践与展望》(首发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获“播博汇”全文转载
2020-12-30 课程团队助教万施岐、范文芳与王彦合撰论文《抗疫情境下对外汉语“人际-人机”互动教学法》获《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录用发表
2020-12-26 导生团队本科生苏家兴与王彦在杭参加“献给人民的声音:第三届播音主持·媒体语言西湖论坛”并宣读合作研究《人工智能主播的兴起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影响》
2020-07-30 导生团队本科生张舒雅独撰毕业论文《丝路专题片《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第一人称纪录”表达样态研究》获《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录用发表
2020-01-19 王彦独撰传媒时评《收复“失声”已久的文化框架》(首发于《社会科学报》)的未删节原稿《收复文化框架:范高普转型启示录》获《之江青年学社》全文转载
2019-11-30 王彦独撰论文《沉默的框架:框架理论六十年的时间脉络与空间想象》获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二等奖
2019-07-06 导生团队本科生张舒雅与王彦的合撰论文获浙江省第五届舆情研究论坛“和山奖”
2019-02-25 王彦入选第四届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
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