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表性论著:
(1) 当代环境审美模式下乡村人居空间环境美学新拓展[J]. 建筑与文化, 2022, (2) : 236-238
(2) 论乡村原生景观形态保护与再设计的价值与意义——以浙江省萧南村为例[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4): 406-410
(3) 基于审美体验的乡村旅游景观营造探究——以浙江省石壁湖村为例[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293-297
(4) 多元联合教学模式的探讨——由“室内设计6+”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活动引发的思考.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北京建筑大学编[M].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推荐专业教学参考书“室内设计6+”2018第六届联合毕业设计 国粹赓续卷——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设计,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8:233-235
(5)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启蒙教学中的应用[C]. 2018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11:291-293
(6) 哈迪德近期作品的空间分形现象[J]. 新建筑, 2017, (2): 88-9
(7) 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研究[J]. 城市建筑, 2016, (22): 121-123
(8)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创作的视像转译研究[J]. 建筑学报, 2016, (S1): 65-70
(9)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从“老土木楼”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10)历史建筑空间的保护与再生——哈尔滨工业大学“老土木楼”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研究[C]. 2011中国室内设计论文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123-126
二、论著之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
(1) 老土木楼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室内设计研究项目, 国务院国评办核定 中国建筑学会主办, 中国建筑设计奖银奖, 国家二等奖,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