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简介
应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先后在韩国汉阳大学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频软磁铁氧体材料,磁存储材料和磁性物理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以核心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企业委托重大项目等项目。在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Physical Review B, Ceramics International等国内外上发表论文60余篇。开发了面向电动汽车和无线充电应用的宽温低损耗MnZn软磁铁氧体、面向5G通讯和大数据中心应用的高频低损耗软磁铁氧体等多种高性能软磁材料。
-
教学与课程
本科生课程:《材料物理》、《固体物理导论》、《磁性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和《认识实习》
研究生课程:《磁电材料》
-
科研项目
1. 高频软磁材料的损耗发生机制与抑制技术的合作研究(2022YFE01098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
2. 基于微结构调控的软磁铁氧体高频低功耗化机理及制备方法的研究(U18092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几何阻挫磁体AB2O4体系中无序诱发自旋玻璃相变的研究(112042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离子占位分布对不同尺度下尖晶石型铁氧体的磁电性能影响研究(LY18E02001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5. 几何阻挫磁体中自旋玻璃行为的研究(LQ12A0400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6. NFC以及WLC软磁铁氧体薄片技术开发,企业委托项目;
7. 新型软磁铁氧体材料的技术开发,企业委托项目.
-
科研成果
代代表性论文:
1. Effect of a YIG nanoparticle additive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nZn ferrites for MHz frequency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06 (2023), 251-258.
2. Effect of compressive stress on power loss of Mn–Zn ferrite for high-frequency application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8(2022), 17723-17728.
3. Low power loss manganese ferrites with theaddition of Ta2O5 for MHz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561 (2022),169699.
4. Low temperature sintered MnZn ferrites for power applications at the frequency of 1 MHz,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41 (2021), 5924–5930.
5. Development of Mn-Zn power ferrite with low losses over a broad temperature range for applications in the high frequency region of 0.5-3 MHz,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7 (2021), 21425–21432.
6. Prepar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Electrodeposited Nanocrystalline L10 FePt Films,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33(2020), 3563–3570.
7.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Spin Pinning Effect in the fcc-FePt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32(2019), 1501-1505.
8. Magnetic Exchange Interactions in Geometrically Frustrated Antiferromagnet of ZnCr2−xGaxO4,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32(2019), 1095–1098.
9.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Ti-Doped Pyrochlore Molybdate Y2Mo2(1-x)Ti2xO7,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31 (2019), 3563-3568.
10. Spin Glass in a Geometrically Frustrated Magnet of ZnFe2O4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31 (2018), 3553-3558.
11. Effect of MoO3 addition on magnetic property and complex impedance of Mn-Zn ferrites with both high Bs and high initial permeability,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30 (2017), 1557-1939.
12. Double Exchange Interaction Between Mn3+ and Ru4+ Ions in La1−xSrxMn1−xRuxO3,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28 (2015), 3117–3120.
13. Complicated Magnetic Behaviors in Zn0.80Ni0.20Fe2O4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28 (2015), 1557-1939.
14.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Griffiths Singularity in La0.45Sr0.55Mn1-xCoxO3,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323(2011)94-100.
15. Detailed Magnetic Structure of Zn1-xNixFe2O4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08 (2010), 023911.
16. Detailed magnetic structure of CaRu1-xMoxO3,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47 (2008), 388-391.
17. Effect of Co doping on the magnetotransport properties of La0.45Sr0.55MnO3 perovskite, Physical Review B, 74 (2006), 144433.
-
团队介绍
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简介
磁电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凡是用得到电的地方就肯定要用到磁性材料和电子材料,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新能源和国防等各个领域中磁电材料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是磁性材料产业的大国,磁性材料的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浙江省是世界最大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产量占到全世界的50%以上,磁性材料是浙江省的十大优势重点领域之一。目前,我国正在由磁性材料和电子材料的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迈进。
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英文:Research Center of Magnetic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成立于2011年,由车声雷教授担任所长,是学校认定的浙江工业大学校级研究所,2014年获校级创新团队立项、2021年被学校授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荣誉。2019年获批高等学校材料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省级示范基地,2023年获批功能复合材料与电子封装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日本磁电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
团队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助研1人、博士后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2人。团队聘请了南京大学都有为院士、日本学士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日本东北大学井上明久前校长、兰州大学李发伸前校长、北京大学侯仰龙教授、江丰电子姚力军总裁、电源专家邵革良博士等为兼职教授。
本所致力于先进磁电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开发,顶天与立地相结合、高水平论文与新产品同时产出,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与材料、电子、通信、电机等领域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与科研成果产业化,努力促进我国磁性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十年来,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8项、牵头省重点研发计划3项、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70多项,其中千万元以上大项目3项(纵向2+横向1),累计获得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近3年专利转让费到款达500多万元。2019年,团队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第五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金奖,实现了学校历史的突破。
团队与日本、美国、韩国、斯洛伐克、爱尔兰等国家的高校院所和学术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与日本国立静冈大学签署了院部级合作协议(2018-2023,2023-2028)。团队发起的“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大会”已召开8届,累计参加人数达3200多人。
依托院部级合作协议和浙江-日本磁电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2017年以来已先后派遣7名研究生赴日从事为期3个月到1年的交换留学合作研究。派遣多名博士生赴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与国内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浙江省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
长期欢迎海内外青年才俊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岗入编、博士后等各种方式加盟本团队。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本团队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的实验室主体位于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材料大楼北楼1楼A101-A110、2楼A202-A223。电话:0571-8881-3939、0572-881-3939,网址:www.rcmem.zjut.edu.cn。
本所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承担人员(含链接,点击姓名即可跳转至各位老师的页面):
一、 磁性材料与器件
1. 软磁铁氧体材料(目前以高频低功耗MnZn铁氧体为主)(应耀副教授)
2. 软磁金属复合材料(SMC,Soft Magnetic Composites)(李旺昌副教授、郑精武教授)
3. 新一代稀土永磁材料(钐铁氮等)(郑精武教授、乔梁副教授、蔡伟助理研究员)
4. 磁性器件(高频功率器件、电机转子和定子、磁传感器等)(李旺昌副教授、蔡伟助理研究员)
二、 树脂基功能复合材料
1. 永磁注塑磁材料(铁氧体、NdFeB、SmFeN)(郑精武教授、蔡伟助理研究员、乔梁副教授)
2. 软磁注塑磁材料、芯片及模块用封装材料(乔梁副教授)
3. 结构-功能一体化吸波隐身材料、超材料(李旺昌副教授)
4. 高导热、高屏蔽、易印刷复合材料(李旺昌副教授、乔梁副教授)
三、 功能粉体材料
1. 磁性和复合功能纳米粉体的合成与表征(余靓教授、应耀副教授)
2. 肿瘤诊疗一体化磁性纳米探针(余靓教授)
3. 纳米粉体的磁效应及其应用(自旋阻挫、磁记录等)(应耀副教授)
4. LED发光材料、高性能荧光粉(李涓副教授)
5. 粉体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余靓教授、郑精武教授、乔梁副教授、应耀副教授)
四、 电子陶瓷材料
1. AlN高导热材料(粉体、基板、复合材料等)及其产业化(乔梁副教授)
2.铁氧体材料(尖晶石系、六角晶系)(李涓副教授、应耀副教授)
3. 注射成型、3D打印等陶瓷新工艺技术的开发(乔梁副教授、李涓副教授)
4. 铁电陶瓷材料、压电陶瓷材料(李涓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