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专著
《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美国“从学校到工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独著)
《中国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研究》,北京:经济出版社,2018(参著)
《大学变革的逻辑(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参著)
《政府善治与中国大学的主体性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参著)
二、学术论文
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及其嬗变逻辑: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21(19),(1/2),(CSSCI)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行为偏差探源,《复旦教育论坛》,2021(05),(1/2),(CSSCI)
大学能力与“双一流”建设,《江苏高教》,2021(05),(1/1),(CSSCI)
大学学科排名中的基本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20(10),(2/2,通讯作者),(A类,CSSCI)
以色列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及启示,《教育评论》,2020(11),(1/3),(B类)
地方政府“双一流”建设政策的组织、权威与财政资源配置,《现代教育论丛》,2020(02),(1/2),(B类)
智能制造背景下“双高”院校人才培养策略刍议——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成人教育》2020(12),(2/3)
数据客观不等于评价科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1/1),(A类,CSSCI)
“双一流”政策实施后的公众反应、关注热点与反思——基于“知乎”论坛197条话题的数据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8(07),(1/2),(A类,CSSCI):30-36.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01),(2/2)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对校长权力的影响研究,《高教探索》,2017(02),(2/2),(CSSCI)
高收入下的高风险职业:美国公立大学校长薪资福利状况及启示,《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01),(CSSCI)
有效管理成就科研卓越: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美国经验,《中国高教研究》,2016(05)(1/1),(A类,CSSCI)
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阅江学刊》,2015(02),(3/3)
美国大学董事会构成与权责——基于四所大学的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14(01),(1/2)
英、美大学主体性实现及机制建设,《教育与职业》,2013(18),(1/2)
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预警机制分析——基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08),(1/2)
论政府在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主导作用——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中国成人教育》,2011(08),(2/2)
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模式、特点与发展趋势,《教育发展研究》,2011(01),(1/1),(A类,CSSCI)
农民工社区教育研究述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3),(2/2)
我国大学学术人力资源配置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1/2),(A类,CSSCI)
浙江省成人教育城乡差距与均衡发展对策,《职业技术教育》,2009(34),(1/1)
国家重点学科生成期特征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8(23),(3/3),(A类,CSSCI)
美国工作本位学习的实践及技能价值分析,《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8),(1/1)
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逻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3),(3/2),(A类,CSSCI)
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与障碍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08(05),(1/3),(A类,CSSCI)
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与特点探析,《职业技术教育》,2008(16),(1/2)
美国STW改革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研究,《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6),(1/1)
20世纪后期美国综合高中职业课程选秀状况研究——美国教育部《1982-1998高中职业课程选修去世数据分析报告》述析,2006(08),(1/1),(A类,CSSCI)
变革中的高等教育——浅析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观及其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6(01),(1/1)
浙江制造业发展及职业教育应对,《职业技术教育》,2005(22),(1/1)
新型德育模式探索——浙江省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调研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4(11),(2/2),(A类,CSSCI)
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发展历程,《教育发展研究》,2003(09),(1/1),(A类,CS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