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更新时间:2025.04.26
总访问量:10

朱晓青

|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单位:

职务: 可持续人居环境创新团队负责人

研究方向:

办公地址: 杭州留和路288号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arc_zxq@163.com

手机访问
  • 个人简介

           1997年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建筑系,2005年至今任职于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获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理论博士学位并取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2012-2014年任浙江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后, 2014-2015年受聘于日本北九州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准教授和特别研究员,2017年晋升为建筑学教授,担任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所所长,2020年主持设计与建筑学院可持续人居理论创新团队,并担任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可持续环境设计院院长,曾入选浙江省“151人才择优资助人选,浙江省千万工程突出贡献个人表彰,浙江省育才工程重点资助对象,台州500精英人才计划,兼任中国城市科学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亚洲低碳设计学会理事、浙江省城市管理与社区规划委员会主要成员、浙江省建筑学学位点和学科组评议专家、浙江工业大学城建大类委员会委员、《工业建筑》、《新建筑》等杂志理事会理事,担任浙江省住建厅、杭州市房管局、城管委等多部门的评审专家、台州神仙居旅游度假区首席规划师。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及子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主持和参与厅局级及其他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TOP权威、SCI、SSCI核心收录各类等期刊论文60余篇,曾获得浙江省委、省政府两美浙江、千万工程突出贡献个人表彰、浙江美丽宜居建筑设计优秀奖、浙江省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规划优秀奖、浙江省文化礼堂建筑设计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CCTV农居设计大赛铜奖等多个奖项,在工程实证上主持和参与各类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60余项。

     


  • 科研项目

    主要科研课题与项目:

    [1] 城乡混合态下发达村镇低碳社区的要素组构、绩效解析与营建导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基于混合功能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导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长三角乡村低碳社区构成与标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

    [4] 城市老旧社区“养综合”建构机制、空间模式和设计导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混合功能驱动下的产住共同体形态演进与营建导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 沿海及海岛经营性渔农村空间转型与建设导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计划课题

    [7] 基于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城乡未来社区营建体系研究,浙江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8] 生命和日常时间关联视角下乡村家庭居住行为及空间结构模型研究,浙江自然科学基金

    [9] 基于混合功能的发达乡村低碳社区营建机理、评价与导控,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产住混合的海洋型聚落模式、建构和演进,浙江省哲学社会学规划课题

    [11] 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生成、建构与适宜性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12] 块域统筹下产住共同体聚落的动因、模式与演进,浙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3]城市更新下杭州工业遗产建筑群的可持续评价、保护与再开发,杭州市哲学社科项目

    [14]体系分异下建筑学教育型制的比较、建构与演进,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5]浙江省产住一体化聚落模式与发展研究,浙江省住房和建设厅项目

    [16]资源节约型底商聚居模式建构与技术集成研究,浙江省住房和建设厅项目

    [17]杭州市老旧房屋现状调查与安全管理机制研究,杭州房鉴中心项目

    [18]中日城建大类海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浙江工业大学海外基地项目

    [19]基于学习组团的城建大类设计基础课堂形态组织与教法改革,浙江省课堂教改项目

    [20]《设计基础》大类核心基础课程,浙江工业大学大类课程建设项目

    [21]《建筑设计基础》优秀课程, 浙江工业大学优秀课程项目

    [22]基于学习组团的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改革, 浙江工业大学教法改革项目

    [23]动态创新型建筑学教育的模块化研究,浙江工业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

    [24]杭州青山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建筑改造设计,临安青山湖政府(杭州样板工程)

    [25]安吉梅溪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规划,安吉梅溪人民政府(浙江省优秀规划奖)

    [26]安吉荆湾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规划,安吉梅溪人民政府(湖州市优秀规划二等奖)

    [27]安吉溪龙乡文化礼堂建筑设计,浙江省委宣传部、住建厅(浙江文化礼堂设计一等奖)

    [28]丽水壶溪绿道主线及驿站建筑设计,壶镇镇人民政府(评为丽水十大最美绿道)

    [29]丽水壶镇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规划,壶镇镇人民政府(浙江省小城镇样板工程)

    [30]青田阜山、舒桥小城镇综合整治规划,青田县建设局(浙江省小城镇样本工程)

    [30]台州神仙居绿色文创园建筑设计,神仙居度假区管委会(获台州市长工程立项)

    [31]台州淡竹特色共享农庄规划与设计,台州淡竹人民政府

    [32]丽水遂昌金竹三村联动乡村振兴规划,金竹镇人民政府

    [33]马鞍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34]安吉三山旅游接待中心与民宿集聚区规划建筑设计,三山人民政府

    [35]安吉紫梅田园集装箱田园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梅溪人民政府

    [36]海南乐东田园综合体规划与农旅度假区建筑设计,乐东人民政府

    [37]山川九亩乡村文化礼堂建筑设计,山川人民政府

    [38]杭州临平三联电镀厂工业遗产改造规划与建筑设计,杭州三联电镀厂有限公司

    [39]杭州市背街小巷街道环境改造规划设计,杭州市城管委(杭州总工会立功表彰工程)

    [40]广西钦州CBD城市设计,广西钦州市规划局

  • 科研成果

    主要学术论文、著作设会议成果

    [1] 混合功能人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6

    [2] 营建认知的教与学,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09

    [3] 杭州城市街道营建导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3

    [4] The inhabited environment,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d urbanization in China’s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2016.12 (SCI检索,IF4.13)

    [5] wind suitability in site analysis of coastal concave terrains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 SCI检索,IF2.0

    [6] 混合功能驱动下的海岛聚落范式与空间形态解析,地理研究,2017(8),一级期刊(CSSCI

    [7] 专业市场型混合功能聚落的形态演进与机制解析,经济地理,2015(5),一级期刊(CSSCI

    [8]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建筑群的景观空间解析与重构,浙江大学学报,20155),一级期刊

    [9]浅析碳平衡视角下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筑与文化,201911

    [10]发达村镇产住混合社区碳空间解析与导控, 建筑与文化,20193

    [11]工业标准化的现代居住理想,工业建筑,20183

    [12]“工业风格建筑内装的要素构成与意象评析,建筑与文化,20181

    [13]基于产住元胞的乡村碳图谱建构与优化策略解析,西部人居学刊,20191

    [14]匠人营国:学习组团驱动下的建筑大类设计基础教学实践,建筑与文化,20193

    [15]西方风格对浙江近代建筑样式演进的影响思辨,建筑与文化,20149

    [16]低碳乡村社区研究进展_内涵及营建路径探讨,华中建筑,201610

    [17]混合功能的聚居演进与空间适应性特征, 经济地理, 2010.06 (一级期刊,CSSCI)

    [18]混合功能人居的概念、机制与启示, 建筑学报, 2011.02 (一级期刊)

    [19]分异下的建筑学教育比较与策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8(一级期刊)

    [20]基于要素构成的街道景观营建与导引.城市问题,2008.01CSSCI核心)

    [21]城乡人居可持续导向下的发达村镇住宅模块化适配策略,建筑与文化,20173

    [22]基于城乡融合区的发达村镇住宅类型及空间使用模式探究,建筑与文化,20176

    [23]浙江模式下家庭工业聚落的空间结构优化,建筑与文化,20177

    [24]多元性缺失下我国房地产业的适应性与修正, 江南大学学报,2009.01CSSCI核心)

    [25]江浙地区中小城镇城市化模式初探.规划师,2004.01CSSCI核心)

    [26] Green Evalu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rgies of Mixed-use Building Performance. Proceedings of 2010ICIII Conference, 2010.10EI核心检索)

    [27]Survey on evolvement motivaion and archetypal classification of mixed-use settlements. Proceedings of 2010 MACE Conference , 2010.6.EI核心检索)

    [28]Spatial POE and strategies on public place: A case study on Hubin block in Hangzhou, ICETCE 2011 Proceedings, 2011.6.EI核心检索)

    [29]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in Mixed-Culture Characteristic Island.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09.EI核心检索)

    [30]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ve-Work paradigm a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CETCE 2011 Proceedings, 2011.6EI核心检索)

    [31]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evolvement of mixed-use settlements: A study on work-live paradigms in Yiwu City.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9.EI核心检索)

    [32]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adaptability and green significance of live-work settlement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11.EI核心检索)

    [33]The  strategies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under the urban renewal. Proceedings of 2010 MACE Conference , 2010.6EI核心检索)

    [34]The redevelopment of historic industrial area under the low-carbon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2010 MACE Conference , 2010.6EI核心检索)

    [35]Research on the guidance for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functionalism perspectiv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9. EI核心检索)

    [36]An analysis on some biophysical parameters of Hangzhou Xixi Wetland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CETCE 2011 Proceedings, 2011.6.EI核心检索)

    [37]Memory of urban environment: Policy for  conservation of Hangzhou historic district. Proceedings of 8th EBRA Conference, 2008.10.ISTP检索)

    [38]城市空间变迁与社会关系初探.华中建筑,2008.02CSCD核心)

    [39]城市设计导向下的工业园设计探究.工业建筑,2008.10CSCD核心)

    [40]后温州模式的小城镇底商住居探究.华中建筑,2005.06CSCD核心)

    [41]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特色的探索.华中建筑,2005.01CSCD核心)

    [42]基于线索重构的工业遗产改造模式探索.工业建筑,2012.10CSCD核心)

    [43]楠溪江屿北古村特色分析及相关思考.华中建筑,2008.06CSCD核心)


  • 社会服务

    1)研究与设计获奖

    [1] 浙江省两美浙江、千万工程突出贡献个人表彰,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2018

    [2] 中国高等学校米兰设计周全国赛区作品一等奖,中国高校设计学专指委,2021

    [3] 浙江省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优秀规划设计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

    [4] 浙江省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省级样板3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整治办,2018

    [5] 湖州市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优秀规划二等奖,湖州市城市规划学会,2018

    [6] 浙江模式下产住共同体聚落演进与空间适宜性研究,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2011

    [7] 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浙江育才工程重点资助,2011

    [8] 后温州模式底商聚居模式探索,2007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7

    [9] 浙江省乡村文化礼堂建筑设计一等奖,浙江省乡村文化礼堂工作委员会,2015

    [10] 浙江省美丽宜居农居建筑设计优秀奖(安吉黄社),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

    [11]浙江省美丽宜居农居建筑设计优秀奖(金华磐安),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

    [12]浙江工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奖,浙江工业大学,2014

    [13]百变叠院,浙江新区、新居、新风情农居设计一等奖,浙江省土木建筑师学会,2013

    [14]渔家风情,浙江新区、新居、新风情农居设计二等奖,浙江省土木建筑师学会,2013

    [15]渔民画舫,浙江新区、新居、新风情农居设计二等奖,浙江省土木建筑师学会,2013

    [16]动态创新型城建类竞赛教学模式研究,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

    [17]浙江城建奖教金(大学生课外科技指导奖),浙江工业大学,20112012

    [18]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科研先进个人,浙江工业大学,2009

    [19]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

    [20]“杭州市街巷建设立功竞赛先进奖,杭州市政府总工会,2006

    [21]“CCTV全国新农村住宅设计电视大赛铜奖,中央电视台,2006

    2)主要社会影响评价

    [1]主持杭州青山湖规划整治成果,被新华网刊登题为“设计引领、民生重塑”报道,2016

    [2]主持杭州青山湖更新工程成果,被杭州日报A3整版刊登题为“由开发区时代迈向科技城时代:青山湖街道靓城美颜打造宜居硅谷”的专篇报道

    [3]主持湖州梅溪小城镇综合建设成果,被浙江日报18版刊登题为“城乡蝶变满目新景入画来——安吉梅溪镇奋力开创赶超发展新局面”的专篇报道

    [4]主持安吉彩虹绿道设计成果,被人民网刊登题为“彩虹绕村郭,美丽新蜕变”的专篇报道,并被浙江卫视播送“昔日水患扰民,如今水文章带来好光景”的专题新闻报道。

    [5]主持壶溪绿道设计成果,被丽水日报刊登“壶溪绿道:面朝好溪,悠然自得”的专篇报道


  • 育人成果

    第一导师指导学生获奖

    [1]观潮公园设计,中国高校米兰设计周全国学生组一等奖,中国高校设计学专指委,2021

    [2]无界空间,长三角青年规划师联合工作坊,二等奖,长三角三省一市规划学会,2020

    [3] Less is moji,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亚洲低碳设计学会,2018

    [4] wind village,天华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新建筑杂志组委会,2019

    [5] 廊桥依市,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中国建筑学会,2019

    [6] Eco-design Yahat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亚洲低碳设计学会,2018

    [7] 后工业4.0-港口住宅打印机,UA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UA组委会,2018

    [8] 耕海牧渔,UA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UA组委会,2018

    [9] Arch-cube 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浙江省挑战杯竞赛组委会,2017

    [10] 微格智居,杭州市大学生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杭州市科协,2017

    [11] 民宿设施集成化产品包设计研究,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2017

    [12]Digital City Kokur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亚洲低碳设计学会,2016

    [13]基于混合功能的电子商务村空间导控与营建研究,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2015

    [14]基于混合功能的海岛聚落模式创新与营建技术集成,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2012

    [15]浙江丘陵海岛型聚落与宅形营造关键技术研究,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2014

    [16]城市更新下工业遗产评价、保护与空间重构,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2010

    [17]缝缘织厅,全国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2008

    [18]杭州炼油厂工业改造,全国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2008

    [19]杭州炼油厂地块城市设计,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2010

    [20]我们展示的是自然,全国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2010

    [21]荷塘月色,全国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2010

    [22]漂浮的低碳聚落,全国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010

    [23]渔市再生,全国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2013

    [24]解码建筑系馆,全国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014

    [25]N极客,全国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015

    [26]寄生,全国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012

    [27]墙根下,全国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012

    [28]禅道,全国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012

    [29]生物圈,全国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012

    [30]古运新生,全国3D设计大赛浙江赛区特等奖,2015

    [31]郑氏十七房,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2008

    [32]台,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2008

    [33]叶光,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2009

    [34]矩阵菜单,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2007


  • 教学与课程

    主讲《可持续人居设计及理论》、《城乡有机更新理论与改造设计》等研究生课程,主讲《城市设计》、《建筑设计IV》、《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本科生课程,目前培养在读研究生方向包含建筑学学术硕士、城市规划学术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艺术设计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