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至1995 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雕塑专业
1999年至2001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
2007年至2009年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方向艺术硕士
2016年至2017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入选浙江省文艺名家计划、浙江省雕塑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环境艺术研究中心顾问专家、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专家、杭州市“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家组专家、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设计学年奖评审专家、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优秀作品展评审专家、杭州钱塘文化艺术导师等。
工作经历:学院环境设计、公共艺术专业创始人之一,历任环境艺术系主任、院长助理、工会主席、教学副院长、科研副院长、设计学一级学科负责人
主要科研成果:
一、作品创作:作品参展获奖60项,多次获得国家级专业奖项,比如:作品《观》获得中国姿态第四届雕塑大展“中国公共艺术学术奖”;作品《月地云阶》入选“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山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设计作品《新丝路――杭州钱江新城雕塑公园概念设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奖提名;作品《映景》系列入选第五届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专题展并获得中国雕塑家才艺奖;作品《潮起》入选“青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雕塑展”并获得“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丝路雕塑奖”;作品《光速》入选第九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看山还是山》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雕塑展并评为进京作品;作品《西溪且留下--静水流声》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雕塑学会等国家级机构收藏等。
二、学术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10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专著与作品集4部,外观设计专利近50项。学术研究聚焦城市空间艺术创新设计研究,比如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跨界融合之美”--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高级创作人才培养计划》;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看山还是山》;主持国家文旅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营造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与科技的协同创新规划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吾城吾形--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之新探索篇》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级出版社)等。
三、公共艺术:张新宇教授团队创作了大量的城市公共艺术精品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公共艺术作品《吉贤园》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 年度大奖;公共艺术作品《瓯江魂》获浙江省第二届城市雕塑评选 二等奖;公共艺术作品《日月同辉》获设计影响中国2022~2023年度景观设计类十佳精品案例,《马叙伦》雕塑作品落成后,两位副国级领导先后参加揭幕、视察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由民进中央颁发了荣誉证书等;主持了杭州临安区滨湖新城公共艺术规划、衢州文化小品进公园公共艺术规划、杭州会展新城公共艺术规划等多项城市公共艺术专项规划,其中郑州城市雕塑专项规划获2023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四、学术活动:作为艺术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及学科负责人,一直致力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平台建设与学术影响力提升,近年来组织举办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专业竞赛活动30余次,比如:2017年组织举办“科技与艺术的多重触点”全国设计学学科发展研讨会;2018年主持“设计的可能性”杭州国际设计学术论坛;2019年组织举办“和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成果展及全国学术论坛;2021年主持举办第19届亚洲设计学年奖;2021年组织中国衢州公共艺术方案全球征集活动;2022年“醉艺江南”中国黄酒小镇雕塑作品全国征集活动;2024年组织杭州“西溪且留艺--溪客讲堂”系列高端学术活动等。
五、教学成果:教学成果丰富,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5篇,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7项,指导学生专业竞赛获奖多项。比如:《工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指导学生在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中获奖,作品:“沪上港 启航”荣获铜奖,并且入围最佳规划奖;指导学生作品《生长数据型公共艺术景观概念设计》在第十八届亚洲设计学年奖中获得金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等。